作为中组部第一批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我校承担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系列影视作品的创作工作。近年来,我校创作的主题教育系列作品得到了中组部、浙江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经2018年3月中组部组织专家评审,由中组部、浙江省委组织部与我校联合创作的电教片《做合格党员》荣获中组部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特别奖,浙江省委组织部与我校联合创作的纪录片《浙水哪得清如许》获中组部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二等奖。



在继前2部作品荣获大奖之后,由我校“中国梦”文艺研创中心承担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微党课——《新时代奋斗指南》和《不忘初心学党章》2部作品历时9个多月的创作,已进入收官阶段。
2017年11月,学校接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创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微党课的任务后,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了由校党委组织部、大学生创新中心、电视艺术学院、动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30多名师生组成的创作团队,并积极投入到准备工作中。
2018年1月27日,由央视特约评论员、《中国改革报》副社长、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杨禹老师主讲的2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微党课在我校正式开机拍摄。当天下午,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马小秋视察微党课拍摄现场,给创作团队以指导和鼓励。在历时9个多月的创作过程中,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对我校创作团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心,对于2部微党课创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在师生寒暑假加班创作期间,校党委书记杨立平、党委副书记宣裕方、组织部部长杨林书等校领导多次亲临创作现场给予业务指导和亲切慰问。杨立平对团队的敬业精神和创作水平表示充分肯定,要求团队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微党课创作。




历经30余次的创作研讨和9个多月的拍摄和制作,已基本完成10集《新时代奋斗指南》和6集《不忘初心学党章》2部微党课的创作,并通过了中组部的初审,目前进入最后精细修改阶段,计划将于9月份完成成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一部作品背后都凝聚着浙传师生团队的艰辛付出,彰显了浙传人的使命担当,从确立选题、撰写文稿、推演脚本到场地布局、现场拍摄、人员调度,再到后期剪辑、包装特效、审片定稿等;从北京国家博物馆到延安宝塔山,从上海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红船,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创作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人,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团队师生们通过作品创作收获良多,提高了政治觉悟,历练了意志品格,传承了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红色精神,这些创作已成为浙传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和课程思政课。
电视艺术学院教师张拓参与了《做合格党员》和《浙水哪得清如许》2部作品的编导和后期制作,并担任《新时代奋斗指南》和《不忘初心学党章》2部微党课的总导演。他认为,这些主题教育作品对思想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的要求都很高,作为一名浙江传媒学院的专业教师,能够投身创作是一次提升自身思想理论修养、施展专业技能和检验教学成果的宝贵机会,作品创作让团队师生实现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双丰收。
电视艺术学院教师王一卓是4部作品的摄像总负责人,他谈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专业教师,每一次拍摄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觉悟,更加深刻认识到片子中表现的主题和内涵,既为专业课程积累了优质案例,也通过指导学生实践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大学创新中心教师徐畅坦言,有幸参与《做合格党员》、《浙水哪得清如许》和《新时代奋斗指南》3部电教片的编导和后期制作感到光荣神圣,创作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创作深刻领会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并转化为自己创作的动力和激情。作为一名浙传教师党员,要努力为党员电教片的创作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为学生团队成员,16级电视节目制作班专业、中共预备党员金协同学认为,能够参加这次微党课的制作感到非常光荣,从前期到后期看着片子逐步成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既提高了自身剪辑能力,也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了党史党章,了解了党的光辉奋斗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努力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合格共产党员。
16级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入党积极分子金如意同学觉得,通过这次全程参与微党课的后期剪辑,在专业技巧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最难忘的就是摄制过程中各位专业老师的敬业精神,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心血,这次制作的精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体验也是终生难忘的。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以实际行动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据悉,又一部大型党员教育电视系列片《难忘初心》已于2018年7月正式立项,该片由中组部、浙江省委组织部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创作。通过选取拍摄党史上浙江籍的陈望道、俞秀松、邵飘萍、朱枫和卢绪章等五位著名人物事迹,展示他们的“初心”和践行“初心”的历程。目前,学校组建了由“中国梦”文艺研创中心牵头的创作团队,创作工作已经在暑期稳步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