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校庆进行时】杨立平书记在浙江传媒学院建校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弦歌不辍四十载 砥砺奋进再出发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18-10-2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传媒校园,星光灿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浙江传媒学院建校40周年。此时此刻,会场内各界贤达、华发学长、师生校友济济一堂;会场外遍布海内外的浙传人正通过新媒体共庆盛举。首先,我谨代表浙传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海内外浙传人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浙传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40年弹指一挥间,浙传已经完成了几轮跨越发展。

万市山边,溪水潺潺,浙传集天地之灵气,初创在不平凡的1978。幸蒙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与时代同进步,与行业同发展,第一代广电学子用青春的力量扬起广电事业的风帆。

运河之畔,浪花朵朵,浙传采千年之神韵,肇基在难忘的1984。广电学堂,星光闪闪,西葡园飞出欢歌笑颜,莘莘学子汇聚成浙广这条河,流淌出深情与执着的歌。

钱塘江湾,栉风沐雨,浙传融大江之潮头,成名在特别的2004。优专升本,再展雄风,传媒学府,雄踞东南,扬育人之真谛,培社稷之栋梁。

梧桐菊乡,古镇风华,浙传踏时代之鼓点,开疆在奋进的2011。桐乡校区,乌镇之邻,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传媒新苗在这里放飞梦想,茁壮成长。

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有人负重前行。一代代浙传人以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传媒发展为己任,把一生最美的年华留在这里。树木成材了,蓝图绘就了,学生成长了,青春与白发构成了一幅最美的风景,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共同的名字——浙传创业者。

40年历史不算绵长,我们却有幸珍藏了厚重而宝贵的幸福时光。

我们永远铭记2004年,在实现本科办学的喜悦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8月2日专门发来贺信,代表省委表示祝贺,鼓励我们努力建设优势明显、国内知名的传媒学院。2004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同志又莅临学校考察指导,与师生亲切交谈,指示我们“紧跟时代,突出特色,不负‘北有北广,南有浙广’美誉”。习总书记当年2次重要指示,已经成为浙传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鲜明的办学方向和强大的办学动力,激励我们锐意进取,创新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不会忘记,在浙传发展中,张德江、李岚清、黄坤明、刘延东、赵洪祝、夏宝龙等领导都莅临指导,对办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具体指导。陈敏尔、蔡奇、胡和平、廖国勋、任振鹤同志先后联系学校,对学校发展给予许多关注、关心和指导。

我们时时感怀,浙传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在办学4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殷切鼓励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岳冲副省长在10月23日校庆周期间,专程来学校调研指导、看望师生,对办学40年的成果予以肯定,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如何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出希望。浙传的每一轮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各省直单位、兄弟院校的全力关怀和支持,离不开中央国家级和各省市县媒体矩阵和众多新媒体为浙传学子成长成才创造的最好环境、提供的优质平台。离不开各地党委政府特别是嘉兴桐乡二级市委市政府、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办学支持。我们的进步更是凝结着许多省级厅级老领导的心血和汗水。因为大家的助力,我们完成了从中专到本科的历史跨越,实现了硕士培养的阶段目标,开启了全国首家混改试点的先行探索,启动了影视园建设,举办了2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了留学生培养计划,建立了海外优质交换生基地。

为此,我们庆幸浙传因改革开放而生,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踏风而来,大河奔流;我们庆幸浙传扎根浙江而立,这片充满无限活力的沃土,让我们植入了革故鼎新的天然基因,构筑了影视传媒和文化创意的双重引擎;我们庆幸浙传伴文化繁荣而兴,连通杭州的“影视动漫之都”和桐乡乌镇“世界互联网之都”,在环杭州湾文化圈中比肩而立。我们会珍惜每一次的把脉,感恩每一次关怀,铭记每一份嘱托。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把奋斗写入坚实的大地,把理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蓝图。

40年奔竞不息,我们倍道兼程,砥砺奋进,铸就了“南有浙传”的华彩篇章。

从初创时期的2个专业、80名学生到今天13个学院,40多个专业,13000多名在校生,形成艺术与传媒为主干,艺文工管经交叉渗透、全链融合的办学体系;培育了三个省一流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特色和优势专业,浙传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传媒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万千学子竞相逐梦。

从几间低矮平房到今天下沙与桐乡1300亩校区,绿树繁花,万木葱茏,高楼耸立,欣欣向荣,全国文明单位的桂冠散发浙传独有的文化魅力

从几只桌椅、几盒粉笔艰苦创业到今天3.3亿多元的教学仪器设备,一批国家级、省级教育实验示范中心,全国首个高校媒体融合云平台,报网声屏端博微俱全的全媒体中心,全国300多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构筑了沉浸式、体验式的特色人才培养场景。

从30来人的师资队伍,到今天1200多人的强大团队,我们拥有了全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长江学者、钱江学者、151各层次人才、全国、省级优秀教师等人才翘楚;集聚了华表奖、荷赛奖、金鸡奖、百花奖、星光奖、飞天奖、红点奖、鲁迅文学奖、政府动漫形象奖、银熊奖、金马提名奖等名人名家,汇集了来自全国艺术传媒各方面的业界名导、行业大咖,吸引了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主席、国际著名导演等顶级名家和数十位外籍专家倾情加盟,为浙传学子成才立业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让浙传在世界舞台开始得到瞩目

从单一的教学为主,到今天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四轮驱动”联动发展,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广泛好评,连年位列省属本科高校前列。我们彰显传媒特质,创作了《明月前身》《盖世武生》《浴火书魂》《小鸡彩虹》《小别离》《二十四号大街》《渔夫模特》等影视作品和小说,多次摘得浙江“五个一”工程奖;我们集中团队攻坚,每年在国家社科和国家艺术基金的科创中斩获战果;我们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多次获得中央国家省级领导批示和中组部奖励。今天的浙传正以更丰富多样的载体,在更宽更深更高的层面服务文化自信,助力文化浙江建设,筑牢“南有浙传”的实力根基。

40年岁月如歌,5万学子聚如一团火,散似满天星,以傲人的业绩为母校争光添彩。

每一次与校友相遇,彼此确认过眼神,我们读懂了校友们对母校的依依情怀。国庆期间推出四幕校庆微电影,就是浙传校友对母校的倾情奉献。更是浙传编、导、演、摄、制、剪、音、调等各类人才的大聚会、大检阅。全国点播2000多万,看哭了无数人,这种情意正是源自校友内心对母校深沉之爱。

常言道:“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40年我们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把人才培养作为最鲜亮的办学成果,作为最宝贵的工作成效。5万多浙传人,虽然数量不多,都在海内外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出新出彩:

——是你们在党政领导和企事业管理岗位敬业奉献,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代会上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是你们在中央国家级媒体和各省市县级媒体平台上发挥优势、展现风采,屡获多项国家级行业最高奖项;

——是你们审时度势、勇于拼搏,打造了影视剧产量全球第一的上市影视文创企业和众多衍生企业,推动华流出海,传播中华文化;

——是你们在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事件中不畏艰辛、迎难而上,视党和国家事业为天职,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抢抓了无数个好新闻,赢得了无数次掌声;

——是你们执着专业、忠于梦想、出奇制胜,创造了强大的浙传系综艺军团,扛鼎众多卫视收视奇迹。

正是在师兄师姐的引领感召下,一届一届浙传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各类学科竞赛、专业大赛、文艺比赛中获奖无数,为浙传添新枝加新叶,为传媒事业添新砖加新瓦。在奥运会、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亚运会、博鳌论坛等世界级、国家级平台上,都闪现着浙传学子青春盎然的身影,健康阳光的能量。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桃李芬芳万千树,一脉相承40年。40年我们依然年轻,Young Forever是我们永恒的气质。我们没有悠长的源头,校园的草地也只绿了几十个春秋,但是岁月已经为我们冲刷出大海的脉络,奋斗已经为我们积淀了腾飞的基础。学源流芳,思镜映日。我们珍惜历史的每一次赋予,我们更展望开启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要致力于厚德明理。全面贯彻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浙传学生有责任守正传媒清流,有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有能力传播中国声音。

——我们要致力于崇学尚艺。牢记习总书记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嘱托,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坚持以特为基、以优制胜,努力形成强势影视、优势传播、精品人文、特色工科的学科架构,打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课堂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生崇学尚艺、德艺双修、理实相融、文工交叉、艺科渗透的特色培育场景。

——我们要致力于人才强校。人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师德引领,尊崇学术,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引育并重,实施名师、名家、名人、名品的“四名”工程,形成浙传特质的人才体系、人才团队,为浙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贡献浙传力量。

——我们要致力于开放办学。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又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网络,引进海外优质资源,吸收世界文明文化,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我们要致力于善治赋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院系学科能动发展,激发师生创新潜能,营造人才创新才能竞相迸发的环境,全力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对我们来说,是浙传精神的传承大会,是攻坚攀高的动员大会,是校友回家的团圆大会,是浙传品牌的传播大会。让我们共同携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八八战略”为引领,认真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创造互联互通的创新生态链、创业朋友圈、发展共同体,为把浙传建成卓越名校、传媒高地、艺术名片,为迈向国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图片作者:毛哲宣 鲁嘉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