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广告教育论坛”在乌镇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单位的专家学者、业内精英等近200人齐聚一堂,围绕“知识体系变革与能力培养创新——新时代广告教育的多维思考”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论坛开幕式于上午8点30分正式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予敏、我校副校长姚争分别致辞,论坛由文化创意学院院长徐凤兰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
郝清杰在致辞时表示,对于我国的广告事业来讲,就应该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理性科学的思想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自觉抵制低俗广告,创作出宣传先进文化、彰显科学价值的广告。他强调,人才培养始终是所有人关注关心的一项重点工作,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推动广告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打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人文艺术素质与创意的提升,并且连续九届举办了全国广告教育论坛,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予敏)
吴予敏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学在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高校教育创一流”的号召,在各高校配合下,使国内广告学专业形成学术、实践、创意与就业融为有机整体的循环运作模式,为广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
姚争表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回顾与思考中国广告业的重要时刻,学校将以此次对中国广告教学研究与思考的时代命题的探讨为契机,寻求学术研究和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也希望能与兄弟院校加强交流互通,共同为国家传媒广告事业和高端人才教育培养作出贡献。
上午9点20分,论坛进入主论坛主题发言环节,先后共有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六位专家学者、业内精英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他们在专业以及教育领域的思考和研究。

(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乔均)
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乔均以《中美广告教育发展及展望》为题,介绍了美国广告专业教育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以此比照中国广告教育发展。他肯定了广告教育论坛的举办对高校教育理念和广告事业的积极引领作用,以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逐年开展带来的广泛影响力对于中国广告事业的推动。同时,指出中国广告教育发展亟待加强的四个方面,即加强中国广告教学研究、创办一流广告学术刊物、加强广告教育国际化交流、办好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媒介》杂志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升民)
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媒介》杂志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升民以《新媒体专业的想象力》为题,围绕办学初衷、课程设置、科研布局三方面,提出了“学院百年广告千秋”的希冀。他认为,知识装置的老化危机催生了专业创新思考,加速广告业核心生命力——应用性的成熟。在广告学领域长期积累的“数字化”“家庭、个人、社区信息平台”“内容银行”研究成果催化了新媒体教育的发展。围绕新媒体的内容、产品、终端新媒体运营核心前沿课程与特色实验室相配合,将最大限度地丰富新媒体专业的想象力。

(小米公司广告销售部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郑子拓)
小米公司广告销售部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郑子拓以《探索营销新边界》为题,以小米品牌近期所做的广告营销为例,展示了小米品牌通过手机个人场景、OTT家庭场景、物联网生活场景三大场景与AI、Big-Data、IoT三大技术的有效整合,提升了营销效率,使营销服务得以延伸的有力成果。此外,他表示大学是给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的平台,而企业是则是使他们在实践中实现跨学科、跨领域再教育的平台,当代青年应在不断探索中促进各行业的进步。

(广东省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工程中心主任段淳林)
广东省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工程中心主任段淳林在《计算广告的发展对广告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中提出了“计算广告”的概念,它作为艺术思维的纯感性化创意与逻辑算法的理性化数字思维的结合,在数据、模型、决策三个方面冲击了传统广告理论。她认为,通识教育将成为大数据时代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计算机时代的培养目标。

(微播易短视频智能营销平台营销总经理李俊宏)
微播易短视频智能营销平台营销总经理李俊宏以“短视频”和“AI”两个关键词为中心展开了他的演讲。首先,他举出了一些详细数据指出在这个快消费、快节奏时代用户在短视频中沉浸并重度消费的事实,并以短视频用户画像生动地说明了“分散的平台为超级个体崛起提供了超舞台”的观点。在介绍了“超级个体”的定义与UGC属性等特征后,他以平台力推、独特的营销魅力、爆款制造力等角度解释了超级个体现象,同时创造性地提出“超级个体也带来品牌在主场上的集体失能”的观点,继而带领大家从技术、数据中去寻找破局的办法。最后,他介绍了微播易平台的AI赋能助力品牌智慧营销——智选、智算、智投,并以平台一些创意实例有力地讲解了“AI驱动的短视频PUGC内容营销”三种玩法,可谓别出心裁。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京华)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京华在《1988-2018中国消费者研究:行为呈现与心理洞察》主题演讲中,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消费者研究的发展历程。她表示,不同时期有着其不同的研究体系,催生了多样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项目,而基础研究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今后也应把行为呈现与心理洞察相结合去进行更深入地基础调研。

最后,主论坛公布了被批准为高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新成员的高校名单。

下午2点,在三个分会场分别举办了主题分论坛。分论坛一由山西大学教授韩志强主持开展,厦门大学教授罗萍作为评议人参与讨论,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郑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翔、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刘秀伟、广东轻工职业学院教师郑龙伟、重庆三峡学院教师张春蕾围绕“赛学结合与广告教育创新”的主题分别作了发言,紧密结合广告教育,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分论坛二在深圳大学副教授胡莹主持下,以“广告教育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主题展开演讲。深圳大学副教授胡莹、苏州大学教师王静、虎啸副总裁丁玉青、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师王怡、浙江传媒学院教师宋哲分别作了经验心得的分享,河北师范大学教师仝文瑶对他们的演讲进行了点评。随后,联合利华市场部卢懿敏、阿里巴巴集团祝伟解答了高校老师对于广告就业的问题。

分论坛三以“新技术时代重新思考广告教育”为主题,由湖南大学教授李正良主持,暨南大学教授星亮作为评议人展开研讨。湖南大学教授李正良、宁波大学教师汤志耘、浙江财经大学教师胡文财、广西师范学院教师郭建鸣、浙江传媒学院教师刘佳佳分别从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角色、慕课建设、广告学研究与地方院校的发展特色等角度作了主题发言,而后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告教师共同探讨、分享关于新技术时代关于广告教育的思考及教育实践经验。
下午4点40分,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翔的主持下,各分论坛集中进行了汇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倪宁致辞,他表示,此次论坛使参与者在交流中获得真知,他期待广告教育更上一层楼,广大教师继续施展才华,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中国广告事业增砖添瓦。

本次论坛紧扣时代背景,从广告教育的特点出发,围绕广告人才培养的新使命,以多视角审视广告学教育领域,从产业与教学、赛事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新技术与教学、教学成果创新等多个方向展开思考与讨论,关注前沿,加强交流,实现学界研究与业界实践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