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时应立即创业,还是先就业,等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后再去创业?”“实习时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及岗位?”不少参加6月1日我校2018年夏季就业见习·实习招聘会暨桐乡市人才招聘会的同学,带着上述问题来到了桐乡校区运动场主席台一楼的“师友计划”活动处寻求解答。
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涯辅导现场咨询会借助杭州市“师友计划”平台,每年邀请业界和高校导师来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生涯规划、简历诊断、政策讲解等服务,已成为我校历年招聘会的固定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浙江外服国际教育培训中心总经理郭雁、杭州三赢人力资源公司董事长王莉、杭州先艺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俞吟泽、艺创小镇招商部负责人倪佑、“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就业”导师刘如福、浙江理工大学生涯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梁琳等六位导师,为浙传学子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活动中,校党委书记杨立平也来到咨询会现场,和六位导师进行了亲切交流。

迷茫途中的指向标
一些同学在大一会陷入青春迷茫状态,来自17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王晓(化名)也不例外。“我其实对自己学习和职业生涯是有一点模糊规划的,但还是时常感到不知所措。”在这种情绪驱使下,她找到拥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郭雁。郭雁十分理解王晓目前的心情,她开导王晓同学说:“当你有了自己渴望实现的目标后,接下来最好先找到自身与理想的差距,再作出详细规划,一步一步地把理想变为现实。”

“导师的话好像一股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迷雾,又像似我这段探索路上的指向标。经过和导师二十多分钟的交流,我渐渐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应该为目标做哪些具体的努力了。”王晓说道。
情怀与现实分岔路下的理性选择
“人生其实就是漫长的修行,偶尔一两步的差错是没关系的,实践中总会遇到不同的分岔路口,愉悦地先去尝试一条路,如果感觉不适合,自己就再去追逐另一条路,然后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了解到属于自身的人生意义,一切都不急,心态要放轻松。”王莉对来自管理学院的周颖这样讲道。周颖如今正处于人生探索过程中的一个分岔路口,她不知道究竟应选择情怀所在的新闻类职业,还是选择有着一定兴趣并且符合自身个性的综艺策划行业。面对陷入纠结的周颖,王莉建议她先去尝试更适合自己个性的综艺类工作,当达到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后,如果还有情怀在,那么可以再去新闻行业追求自己的使命感。

王莉表示,情怀是有局限性的,学生们应当先认清现实,在自我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之后,再去实现情怀和理想。王莉的观点以理性视角给予周颖合理的建议,周颖表示此次咨询受益颇多。
创业风潮下的经营之道
咨询会中不单只有新面孔,15级动画专业的朱吉安是第二次来找俞吟泽咨询。朱吉安已创办了自己的动画制作公司,也确定了公司的定位与未来走向,但他表示自己的团队现在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针对朱吉安谈到的问题,俞吟泽认为对于成立初期的公司,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是获得利润的唯一方法,公司首先应清醒认知客户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技术水平。

“在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如何才能在技术全都过硬的公司中脱颖而出?”朱吉安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俞吟泽表示,在拥有征服市场的能力后,公司就应该考虑人脉和沟通问题了,和相关行业和从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关键。

六位导师热情耐心地与前来咨询的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不断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指点迷津。承师之志,结友之情,通过这种政府、高校、导师、学生四方联动的方式,使社会精英和青年学子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实践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